110125 生氣對身體不好 (上)

董氏基金會調查,大台北地區每天生氣的民眾有15%,一個禮拜至少生氣一次者>60%,另外60%的民眾有生悶氣的習慣。

以生氣為主題的兩大原因:

1. 台灣太多甲亢問題
2. 下本著作為”全方位健康”,有談到心理層面的問題

回顧社會新聞:造成眾多社會新聞的共通點是”不合理的管教”

1. 情緒失控是常見的文化,賞罰制度在心理層面叫正向強化、負向強化、正向懲罰及負向懲罰。
2. 強化理論 (存錢提款理論):將人與人間的感情比喻為帳戶,讚美微笑關心相當於為帳戶存款,怒罵生氣講苛薄話為提款。

生氣分為兩種

1. 主動生氣:罵出來,例如:教官罵學生。
2. 被動生氣:生悶氣,例如:冷戰不講話。

文化差異

文化的差異使人際關係緊張度不同而影響生氣的頻率。不同年代受不同文化影響,現在台灣社會受歐美文化衝擊,要嘗試去了解並設定一個適合的賞罰制度。

生氣的生理機轉及對身體的影響

生氣時,全身血液跑至手跟腳,血壓上升,血中含氧量提高但廢物也跟著升高。
1. 腦下垂體命令腎上腺隨質及皮質分泌很多荷爾蒙使身體處於爆發的狀態。
2. 交感神經亢奮:腸胃功能降低,會吃不下、便秘,甚至造成胃潰瘍。
3. 生氣對身體的影響。
#腎上腺皮質醇大量分泌使免疫功能下降。久而久之,腎上腺皮質醇會開始缺乏造成過敏。
#血壓升高,對心臟不好,甚至會腦中風。
#身體自由基增加,傷害細胞膜。
生氣、恐懼會使腎上腺素、正腎上腎素大量分泌,但分泌的比例不同。
生氣時分泌量: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常生氣的人老後容易得到帕金森氏症。
恐懼時分泌量: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
身體疾病其來有自,不把原因找出來還會再復發。治病要治根本。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